“父帅! ”
“扑通”一声
杨国定跪到地上,再次悲愤的说道。
“姑母信中已说了,高将军已决心以死明志,要与大同城共存亡,她也将追随高将军赴死!”
“为此,请我们派人将,他们七岁的承志接出来,为高家留下唯一的血脉!”
“孩儿认为这个要求,合情合理”
这时杨国辉也跪下说道。
“父帅,二哥说的是! ”
“孩儿也赞同派人去接应他们,要是能把姑母,甚至高将军一起接出来更好!”
“唉”
镇北侯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当然想派兵,去大同城接应他们母子。
甚至想着,如果手中兵力力量足够的话,派出一支偏师,能与大同守军里应外合,打破契丹大军围城才好呢!
但现在,他却面临两难选择。
首先一方面是,
他没有得到朝廷的军令,如果私自派军出关。
一旦被军中的监军,密报到朝廷。再被那些御史抓住这问题,上纲上线的话。
本来他们这些武将,没事时,都能被他们找茬攻击;
要是私自调军,那不死也得脱层皮。即便他们是历代皇上,都褒奖过忠君爱国的杨家!
另一方面是。
城外还有十几万契丹大军,正在日益不停地攻城。
虽然雁门关现在还是固如金汤,但这一个月下了,守军伤亡也不小的。
如果再抽调一支人马出来!
人数少了,不能攻破契丹营寨。
但要是人数多了的话,造成守军力量薄弱,一旦雁门关失守。
让契丹大军进入中原,烧杀抢劫,那他们杨家罪过就太大了,其百年声誉,也将毁于一旦
“难啊!”
镇北侯再次愁眉说道。
杨国定和杨国辉兄弟二人,当然知道父亲,在为难什么。
但面对姑母的泣血请求,他们又怎能做到无动于衷
“父帅! 我愿带三千定北军北上,一定能把他们母子接出来!”
杨国定再次请求道。
“二哥,你还留在父帅身边,守着雁门关最重要! 我愿带领一千敢死营北上,请父帅成全”
跪在一旁的杨国辉,也开口请求道。
“你们都起来吧! 容我再考虑一下”
镇北侯看着面前的两个儿子,也是无奈的说道。
原来他的膝下,有八个儿子、六个孙儿环绕身边,让他尽享天伦之乐!
谁知在这短短十年时间,已有四个儿子、三个孙儿先后战死沙场。
两年前收养的义子老八杨国盛,也因病去世了。
现在能守在他身边的儿子,除了在淮安府的老七杨国昌。
就只剩下这老二和老四了。
如果因派兵去接应大同的高氏母子。
让他再要经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他也是万万不舍的
大华京城,万岁山上。
惠宗帝在一雕梁画栋的暖阁里,正笑盈盈的看着笼子里。
由工部尚书、应奉局总管李缅,呈献上来祥瑞,一只不大的小赤兔,心情颇为高兴。
“陛下,这只祥瑞,可真是难得一见啊!”
大太监吴一贯在身边媚笑道。
“呵呵,李缅这些年,能从全国各地,找到这些祥瑞,带给朕观赏,也是不容易”
“皇上说得是!这李大人,一心为国事操劳,为皇上尽忠!可有些刁民还不理解,还借故杀害他家人!”
上次因他吴家帮忙剿灭梁山寨的一事。
李缅私下送了他十万两白银。
他也不白收这钱,关键时候!还是要替李缅在皇上面前,说上一两好话。
“哦,你是说山东州的事吧! 有空你在军中,也帮李爱卿一些吧!”
“是!老奴谨遵皇上口谕!”
吴一贯有了惠宗帝这句话,再收李缅的钱,帮他一点忙,也就名正言顺了。
“皇上,御史中丞孙大人求见!”
只是一个小太监,匆匆过来禀报到。
“快宣!”
惠宗帝赵全真一听孙嵩来了,连忙让人将他带进来,并使了一眼。
吴一贯心领神会,让周边服侍的官女、太监,带着那祥瑞,都统统都退下。
不一会。
整个房间里,只有赵全真和吴一贯在了。
“微臣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爱卿快平身,这两日来,与那契丹特使述律潘,谈的如何了?”
他不禁回想几天前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