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粮食问题
次日,奉天殿。
朝会。
老朱向百官说了祭拜张士诚的事。
修缮坟墓,这需要工部出力,祭拜的话,还需要礼部制定流程。
上上下下,还是挺麻烦的。
不是几句话就能完事儿的。
龙椅上,老朱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道:“张士诚虽然败在了咱的手下,但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这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张士诚抗击元庭,出了不少力。”
“这方面,咱们也不能否认。”
“现如今,民间还有人在怀念当年的张士诚。”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咱准备派人修缮其陵墓。”
“并派太子代表朝廷,进行祭奠。”
“感谢他在抵抗元庭中做出的贡献。”
听到老朱这话,百官大感震撼。
这可不像他们认识的老朱啊!
不过话说回来,老朱这番话,完全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占据了民族大义。
朝堂上的都是聪明人,他们不可能看不出来。
老朱这是想收服江浙之地的民心。
他们也没有反对,纷纷表示支持。
其中江浙之地出身的官员,更是激动不已。
“工部。”老朱开口。
“臣在。”工部尚书出列。
“张士诚陵墓的修缮,必须按照王爵的规格来。”
“他生前毕竟是一方诸侯,不可辱没其身份。”老朱叮嘱。
“臣遵旨!”
“礼部。”
“臣在。”
“关于祭奠的流程,你礼部要全权负责。”
“臣遵旨!”
散朝之后,这件事也很快便在京城扩散开来。
朱标等人都还没有离开京城呢,消息便已经传到了江浙之地。
数日之后。
朱标带着杨轩,还有工部和礼部的人离开了京城。
速度不快也不慢,等到了地方之后,一行人先是前往张士诚的陵墓看了看。
主要是工部的人要对如何修缮张士诚的陵墓进行规划。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前期规划,制定方案,修缮,速度再快,也得几个月才行。
毕竟,老朱说了,要按照王爵规格来的。
江浙之地的百姓听说了此事之后,心中对朝廷有了不小的改观。
但是,如果能将赋税降低一点,他们会更加开心。
修缮陵墓的事有工部就行了,朱标不可能将所有时间都浪费在这些上面。
他和杨轩乔装打扮,深入民间微服私访。
杨轩的那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深入民间之后,朱标才知道这里的底层百姓过的都是什么生活,怪不得周大会造反呢。
而杨轩的收获也不小。
对于这个时代的土地生产有了深刻的了解。
对于后世那些常见的粮食,比如土豆,玉米,红薯这些他在整个大明都没有见过。
他去过西北,也去过北方等地,现在南方也转了不少地方。
他并不知道土豆,玉米,红薯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片土地的。
前世也没有了解过相关历史。
但有很多东西都是从外面流传进这片土地的。
就比如胡萝卜,葡萄等,就是西汉时期从西域传进来了。
大唐时期,与西域各国联系紧密,该传进来的,应该都传进来了,现在还没有出现,那就说明,这些东西不是从陆地上传进来的。
很可能是从海上传过来的。
历史上不是有个大航海时代吗?
那是什么时候来着?
杨轩挠挠头,头皮发痒,一点也想不起来。
对了,历史上不是还有一个郑和下西洋吗?
明朝以前的历史没有记载,那就说明是这之后发生的事。
等以后见到了,让他出海将这些东西找回来。
越早找回来,就越早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
粮食问题,自古以来便困扰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几千年来,就没有吃饱肚子过。
所以看到好的土地,人们的第一想法就是拿来种粮食。
无他,饿怕了!
这个问题,直到后世才得以彻底解决。
感谢袁老…杨轩心里默默想着。
不过,就算没有土豆玉米等,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尝试提升一下现有作物的产量?
就拿小麦水稻这些主粮来说。
这个时代的产量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