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个月的昼夜奋战,那尊凝聚了无数汗水与智慧的大炮,终于迎来了它的试射之日。晨曦初破,阳光斜洒在这片狭长的山谷之中,实验场地被一层淡淡的金辉所笼罩,仿佛连大自然也在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山谷两侧,峭壁如削,为这场试验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屏障,确保安全无虞。
工匠们身着朴素却整洁的工装,脸上洋溢着既紧张又兴奋的神情。他们围绕在那尊雄伟的大炮旁,就像是在守护着自己的孩子即将进行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考验。一名经验丰富的工匠,双手轻轻捧起一枚训练用的炮弹,那动作既谨慎又充满敬意,仿佛这不仅仅是一枚没有炸药的炮弹,而是通往胜利之门的钥匙。他小心翼翼地将炮弹嵌入炮栓之内,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尽显其深厚的技艺功底。
“大家退后,到掩体里去!”他高声呼喊,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工匠们迅速响应,纷纷退至后方坚固的掩体之中,只留下一名工匠手持炮绳,准备启动这震撼山谷的一刻。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李毅——这位智勇双全的旅长,大步流星地走到他面前,轻轻拉住了他的手臂。
“别急着拉,咱们得把炮绳接长些,拉到掩体后面去操作。”李毅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却也透露出对战士安全的深切关怀。工匠闻言,恍然大悟,连忙按照李毅的指示行动起来。不久,一条长长的炮绳穿越掩体的缝隙,延伸至安全地带,等待着那决定性的一拉。
随着一声低沉而有力的“咚”,炮弹如离弦之箭般划破长空,带着所有人的期望与梦想,直冲向山谷的尽头。紧接着,是接二连三的炮声,回荡在山谷之间,每一次轰鸣都像是胜利的号角,激励着每一个人的心。三十多发炮弹,在炮手的精准操控下,一一发射完毕,每一发都准确无误地落在了预定的区域,展现出了这门大炮不凡的潜力。
试射结束后,李毅亲自上前,对大炮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他的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工匠们则手持卡尺,紧张地测量着炮管的各项数据。经过一番仔细比对,工匠向李毅汇报了一个重要发现:“旅长,炮管后部尺寸变大了02毫米。”这个数字虽小,却足以引起李毅的高度重视。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需要加上钢管进行加固。”李毅指着炮管的不同部位,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他深知,由于钢材质量的限制,目前只能通过增加结构拉力的方式来弥补这一不足。工匠们闻言,立刻行动起来,按照李毅的指示对炮管进行了加固处理。
加固后的大炮再次接受了考验,经过多次连续发射,炮管虽已烧得通红,但尺寸却未再发生明显变化。这一结果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对这门大炮的信心。老赵,作为负责记录大炮参数的工程师,此刻正满脸欣慰地向李毅汇报:“旅长,经过测试,这门山炮的射程达到了3000多米,精度偏差控制在六到七米之间。更为难得的是,它轻便易携,仅需三人即可轻松拉动。”
听着老赵的汇报,李毅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与美国的1七五山炮那8000多米的射程相比,这门大炮或许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转念一想,这已经是他们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了。而且,这门大炮的生产速度虽然缓慢,一个月仅能造出两门,但每一门都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杰作。
“3000多米,也不错了。”李毅喃喃自语道,“毕竟,我们的比他们低,但我们有不服输的精神,有不断进取的决心。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赶上甚至超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