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白书院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章 适应不了(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出了正月,打点行李,李蘊夫妇把女儿交给孩子姥姥姥爷,就出发了,从老家到省城,再从省城到宜城,八百里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么长时间的车,一路上都是颠颠簸簸,路况也不好,一下车,李蘊就不舒服,上吐下泻,也算是生活给了她一点颜色看看,仓库就一间房子,上面有个阁楼,是房东用来放杂物的地方,夫妻俩简单收拾收拾,算住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四五点左右,货车桑师傅就来了,李蘊夫妇赶紧起来,先把货卸了,然后才来得及洗个脸,就要抓紧时间安排送货,仓库在离市区很远的地方,大货车一般都是不给进市区 ,需要用人力三轮车转运到客户仓库,宜城是个沿江城市丘陵地带,到处都是坡,商业区在江边老城区,路也比较窄,好多客户的仓库和店面都在一起,送货就要起早,不然车子很难进去,经常要堵半天才能过去。

同在一个省份,但是南北城市生活习惯都不同,地方语言简直不要差别太大,怪不到,常听人说,南蛮子北侉子 ,宜城方言接近南方话,听起来着实费劲,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少面食,馒头是吃不到的,卖面条的也极少,让夫妻俩极不习惯。但是为了生活没有办法,就这样慢慢改变自己适应下来,不过随着发展,生意慢慢好了起来,夫妻俩也交了不少当地的朋友,算是稳定了下来。

过了两年,公司业务也越来越好,老板觉得他们两个人业务能力挺好,就鼓励李蘊两口子让他们好好干, 到年底考虑给他们付个首付买个当地的房子,这样可以把孩子接过来上学,一家三口团聚。

这个想法以前李蘊夫妇都没有想过,不过老板是个比较有本事的人,说话也比较直爽,李蘊两口子对他也比较佩服,也觉得老板说的也对,哪里黄土不养人,宜城对他们来说也是大城市了,总归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论教育质量,宜城要比老家好多了,有一句话说的好啊,跨进宜城一中,就等于一只脚进了重点大学的大门了,索性就铁了心就在宜城安家落户了,过年边上,老板果然没有食言,给李蘊两口子看了个新建的小区,首付也帮着交了,夫妻俩感动极了,真是遇到贵人了!工作中更加努力,老板的生意就是我们的生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业务做好。

过完年,把女儿的学籍转过来,总算一家三口团圆了,宜城的课本跟老家不同,他们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要求孩子要认识1600汉字 ,二年级2800汉字,三年级3500汉字的听说读写,女儿在老家一年级语文还在汉语拼音中徘徊,一下子感觉压力山大,天天都是哭着上学,李蘊夫妇也非常着急,想了各种办法,给孩子补课,把每天要学的诗词用大字写在挂历纸后面,只要醒了,就开始背书,不会的小朋友是要被老师留堂,不紧丢面子,还会饿肚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