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嘘感慨。
再打下去,可真就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了。
当他们路过北海县时,陈长生忽然想起那个穷嗖嗖的县令王之涣来。
按照他的想法,王之涣不是贪官,而且非常勤政,而且北海县并没有参与叛乱,县里应该治理的很好。
所以他也很向往。
如果王之涣搞的真不错的话,自己可以把他当个典型,甚至提拔他当个更大的官。
谁知道北海县的农村一样是穷。
老百姓一个个衣不蔽体,面带菜色,呆愣愣的看着陈长生的车驾和马队。
“老乡,你们这是地不够种啊还是官家收税太高了?”陈长生下车亲切的问那些老百姓。
“啊?地够,县里收两成,也不多也不算少。”
“那粮食够吃吗?”
“不够,但没像其他地方那样,经常饿死人。还行,能活。”
“你们王县长怎么样?”
“啊。王县长,好官啊!他也不容易。”
“听说以后这里由骠骑大将军来管,会好点。”陈长生说。
“嗨,都一样。谁来都一样。老百姓,能活着就行,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陈长生有点失望,有点悲凉。
这种贫穷不是少收点税就能解决的。老百姓都麻木了。否则有口饭
吃,也不至于去造反。
不过,他有些不理解。
北海并不是北地条件最恶劣的地方,王之涣要是真那么能干,怎么就管理不好这个地方呢?
连续走了几个村落,情况基本都差不多。
陈长生觉得,自己还没找到问题的关键。
“走,去北海县里看看。”
当陈长生的车队到达北海县城时,天已经黑了。
北海县城门紧闭,整个县城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开门,王上驾到!”谢彪驱马到城门前,大声喊道。
“已经到了宵禁之时,我们县令有令,任何人不得打开城门。你们还是回去吧。”城头上冒出几个执勤的屯兵,冲着下面喊道。
“咦,自己的名头都不好使?看样子北海县有些原则啊!”陈长生想。
“继续叫,不行就让他们把王之涣叫过来,看他怎么处理!”陈长生饶有兴致的对谢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