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白书院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1章 赈灾有功(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春末的阳光有些闷热,和州田间地头,已是一片碧绿。

江煜城跟在太子楚云朗后面,指着田垄中泛青的稻苗,“太子殿下,您尽可放心,整个和州,春苗都已种下,长势喜人,蒙上苍庇护,这两月风调雨顺,今年粮食丰收有望。”

一身月白色锦衣的楚云朗负手而立,宛如谪仙般静静地看着那田垄间的稻苗。嫩绿的叶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机勃勃的光泽,一眼望去,无边无际的稻田好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看着就让人愉悦。

他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仿佛看到了这片稻田丰收的景象。几个月的心血没有白费,和州灾荒已经过去。

“江大人,这几个月辛苦你了,事事亲力亲为,才完成赈灾,春耕两件大事。你的辛劳本宫都看在眼里。这次赈灾圆满结束,我会为江大人在父皇面前请功的。”楚云朗转过身,明亮的眼眸中满是赞赏。

江煜城谦逊地拱手,“殿下过誉了,为百姓谋福祉,是臣的职责所在,臣殚精竭虑,所思所想只为大越朝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江大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如此高风亮节,居然有小人在朝堂污蔑江大人办事不利,和州百姓怨声载道,简直居心叵测,这次回京,定要查明是谁在背后捣鬼。”楚云朗一想起父皇密信里提及的事情,心中就愤愤不平。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江某人做事上对的皇上,下对得起黎民,问心无愧,何惧流言蜚语,朝堂之上,我自有一番理论。”

“话是这么说,可回京之后,还需万分小心,江大人需知唾沫星子淹死人,我们回去好生商议一番。”

江煜城胸有成竹,非常淡定的安慰楚云朗,“太子殿下莫烦,江某自到和州以来,行事皆有章法,诸事都记录在案,钱粮出入皆有账可查,清清白白。”

“如此,本宫就放心了,父皇密令我们低调回京,择日动身吧。”

来的时候悄无声息,离开的时候不打招呼,三日后,盛知州去太子住的驿站,得知人已经走了,心里惴惴不安,太子做事不按牌理出牌,行事乖张,不好相与。

风尘仆仆回京,江煜城家都未曾回去,直接去了皇宫,呈上这几个月的行程记录及钱粮账目,君臣一番长谈后方才离去。

第二日的朝会上,大殿内气氛凝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明的紧张。嘉平帝端坐于龙椅之上,手持着那份沉甸甸的赈灾资料,有证据有事实,目光阴霾,脸色铁青,扫视着下方战战兢兢的官员们,显然是被那些不实之词所激怒。

随着嘉平帝的一声怒喝,朝堂之上瞬间鸦雀无声。他高举着手中的资料,声音如雷霆般滚滚而来,狠狠斥责着那些上书弹劾太子,江少傅的官员。他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反抗。

龙颜震怒之下,一日之内,朝堂之上官员们经历了一场风暴般的洗礼。那些被牵扯进弹劾事件的官员们,或是被降职,或是被外放,或是被罚俸禄。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无人敢再轻易言及此事,官员们屏息凝气,连呼吸都不敢大声,生怕触怒了这位至高无上的帝王。

在这场任免风暴中,江少傅成了例外。他因在赈灾中的出色表现,被嘉平帝所赏识,进封为太傅。

许太尉站在文德殿内,不动声色的盯着对面的江煜城,眼底闪过一丝怨毒,原本以为他是专心做学问的清流文官,不想心思缜密,板上钉钉的太子污点,村民之死居然能洗白,反败为胜。

心中暗自懊悔,平时轻视了江煜城,如今看来,实在是太过大意。此人既不能为我所用,那这人在朝堂,日后必成心腹大患,且走着瞧吧。

同僚们因这次赈灾的事情处罚,江煜城实在汗颜,嘉平帝这是在杀鸡儆猴,为太子立威,警告其他官员不要轻易触犯皇权的一种手段。自己莫名就卷入一场权力内讧,实在是福祸难料。

下朝后,江煜城回家去。几个月不见家人,想念的很。

马车在府邸前停下,江煜城下来,就看见了站在大门内的妻妾和孩子们。她们显然已经等待了一段时间,江汐瑶兴奋不已,而于婉则是一脸温柔地望着他。

“老爷,你回来了。”于婉轻言细语,福了福身,“老爷一路辛苦了。”

“这段时间你们在家里都过得好吗?”江煜城问孩子们。

“我们都很好,母亲一直照顾着我们。”孩子们边行礼边回答。

江煜城点了点头,又看向了于婉:“婉儿,辛苦你了。”

“爹爹,你总算回来了,阿瑶好想爹爹。”江汐瑶挽着江煜城,不舍得松手。

“阿瑶长高了不少,爹爹不在的时候,有没用功读书练字?有没听你母亲的话?”

“老爷,阿瑶很好很乖的,家里一切安好。”

江煜城环视一圈,“我先换了衣服,去母亲院中问安。”

嘉平帝的赏赐第二日上午就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