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白书院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9章 禅寺寻宝(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两人迅速结束了用餐,刘大同刻不容缓地调配人手展开调查。

与此同时,陆文渊则马不停蹄地前往南京城内享有盛名的法华寺。

法华寺坐落于城南之地,据传始建于明朝开国时期,历经五百余载的风雨沧桑。

寺庙昔日规模宏大,但岁月无情,如今占地面积已大幅缩减。

其整体布局坐北朝南,仿照宋代建筑风格而建,分为三进院落,结构严谨有序。飞檐高挑,脊线挺拔,虽高大的照墙略显破旧,但仍能窥见昔日的黄粉涂饰痕迹,依稀可见往日的气派非凡。

陆文渊抵达法华寺时,寺庙内香客稀疏,仅有几人进出,香火并不旺盛。

他信步踏入前院,只见中央一尊铜鼎,内里堆积着厚厚的香灰,数支佛香正燃烧着,散发出淡淡的香烟。

中门上悬挂的“法华禅寺”金字匾额字迹丰腴而苍劲有力,东西偏门则分别题有“般若”、“解脱”的行书眉额,显得古朴典雅。

大殿之内,释迦牟尼佛像庄严安详地端坐其中,双耳垂肩,身披袈裟,慈祥之中透露着威严。佛像栩栩如生,仿佛正在展现成道时的神态。

殿内一位布衣老僧在佛像旁敲击木鱼,轻声诵经,声音悠扬而宁静。另有两位中年知客僧人负责迎客解签,正与几位香客交谈着。

陆文渊上前取了三支檀香,点燃后恭敬地插入香坛中。随后,他回身跪坐在蒲团之上,双手合十,口中默念法华经文,神情专注而虔诚。

这是他穿越至此地后,首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佛教圣地。一股亲切之感油然而生,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在诵经的过程中,他的心神逐渐变得豁达开朗,内心充满了清净与安宁。

那种熟悉的感觉,让他恍惚间又回到了意识空间中的菩提树下,与世隔绝,只有佛音相伴。

就在这时,那位一直闭目诵经的老僧缓缓睁开了眼睛,目光落在已进入坐忘状态的陆文渊身上。老僧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之色,这个年轻的香客给他带来了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像是多年修行的同门师兄弟一般,既熟悉又亲切。然而,老僧并未出言打扰,只是轻轻摇了摇头,重新闭上了眼睛,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修行之中。

过了片刻,陆文渊在默诵完一段经文后,缓缓退出坐忘状态。他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三个叩礼,以示对佛祖的尊敬和感激。随后,他走上前,将早已准备好的几张钞票轻轻放入功德箱中。

旁边的一位知客僧不经意间瞥了一眼,心脏猛地一跳。只见那些钞票都是十元法币的大面额,这一次捐赠的金额竟然足以顶得上半个月的香火钱。

如今世道艰难,寺院里的香火也日渐凋零。平日里来的香客大多只能捐出几个或数十个铜元的香火钱,最多时也不过有几个银元而已。因此,全寺僧众的日子过得相当紧巴,甚至连修缮庙墙的钱都拿不出来。

然而,功德箱的香火全凭香客的自愿和虔诚决定,旁人是无法知晓的。

看到陆文渊出手如此阔绰,知客僧心中顿时一喜。他快步上前,双手合十施礼道:“阿弥陀佛,施主佛心至诚,佛祖定会多加佑护,消灾去难,保佑您吉祥平安!”

陆文渊也微笑着合十还礼:“谢谢师傅的吉言。”

“那么,施主您是来请愿还是求签呢?”知客僧接着问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对于这样的大主顾,他可不想轻易放过。若是接待得当,寺院或许能因此多一笔可观的收入。

陆文渊回答道:“我是特地来还愿的,同时还想请些法器回去供奉。不知贵寺是否方便?”

他的目的明确而坚定——寻找能够帮助菩提树生长的佛门器物。只是具体需要什么样的器物,他心里还有些吃不准。

一听这话,知客僧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金光闪闪的香火钱在向自己招手。他连忙说道:“方便!当然方便!本寺的开光法器最是灵验不过,许多达官贵人都慕名前来求取呢。施主你来得正是时候!”

说罢,他偷偷向正在佛像旁闭目诵经的老僧投去一眼,见对方并无反应,便放心地请陆文渊前往寺院后殿。随后,他又招呼身后的师弟赶紧去取那些早已准备好的法器,准备好好款待这位慷慨的香客。

在寺庙的宁静氛围中,陆文渊被引领至一处摆满了佛门器物的区域。这些器物包括小佛像、念珠、木鱼以及金刚铃等,都是供信徒们请回家供奉之用。当然,这也是寺庙维持运营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后殿是僧侣们的休憩之地,此刻静谧无人。知客僧体贴地让陆文渊坐在蒲团上稍作休息,同时向他展示了众多佛门法器。

陆文渊的目光落在了一尊铜制的小佛像上,这尊药师佛像制作精良,手感沉重。知客僧见状,热情地介绍道:“这是药师佛祖像,也被称为饮光如来。他能够拔除众生的疾苦,医治疾病。若您将其请回家中供奉,定能为您和家人带来健康与长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