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白书院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7章 第十七章(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中央党务调查科,即后来的中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确实是红党地下组织的主要对手。

红党的地下组织以其严密的架构和坚定的信仰著称。尽管在初创时期因经验不足而遭受重大损失,但他们的忠诚度却远超国党,这使得国党的特工深感棘手。

陆文渊向黄韬光询问道:“黄兄,依你之见,付诚是如何接收情报的呢?”

黄韬光沉思片刻后回答:“经过我们的初步判断,第一种和第二种传递方式应该不太可能。在长达一个月的监视中,我们并未发现他有任何信件往来。他的生活作息十分规律,鲜少与外界接触。对于他在工作中接触的同事和职员,我们也进行了详尽的排查,但并未发现异常。他下班后总是直接回家,从不在外逗留。”

“那么,情报究竟是如何到达付诚手中的呢?”黄韬光继续分析,“我认为很可能是通过他的两名助手进行传递的。这两名助手的真实身份是人力车夫,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行踪难以捉摸。”

“我们已经查明了这两名助手的隐藏身份,”黄韬光进一步解释,“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广泛且难以追踪,因此我们无法确定情报的具体传递过程。但我们推测,可能是三人中的某一人得到了‘鼹鼠’的提示,然后由这两名助手取回情报并转交给付诚。毕竟电台的使用权掌握在信鸽手中,他持有密码本和电台设备。”

“至于具体是谁去取这份情报,”黄韬光补充道,“考虑到那两名助手的活动范围和便利性,他们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一些。

陆文渊听完这些,内心愈发坚定地认为,付诚脑海中浮现的那盆月季花,极有可能是他接收鼹鼠情报或是进行特殊联络的信号。

因此,他现在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将这一线索巧妙地传达给黄韬光,引导他沿着这个方向进行深入调查。

“你刚才提及,在追踪付诚期间,他的行动异常规律,鲜少与外界有额外接触。但我想说的是,其实并不需要他亲自出面交流。鼹鼠可能只需在某个特定地点留下特定的标记。

一旦付诚看到这个标记,他就会收到警示,然后指派两名助手去领取情报或与他人接头。这样的操作既简单又安全,几乎没有任何风险。”陆文渊有意无意地提醒道。

黄韬光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些许尴尬和无奈的神情:“其实我们也考虑过这一点。正如你所说,如果他们真的采用这种信号传递方式,那我们的调查难度会非常大。

付诚每天看到、接触到的事物数不胜数,我们根本无法确定他是在上班途中还是回家路上接收到的这个信号。可能是在路边的一棵树上,也可能是某块墙砖上,他只需匆匆一瞥就能明白。

这样的范围实在太大了,除了付诚本人,谁又能知道那个特殊的信号是什么呢?作为专业的谍报人员,我虽然对这种情况有所预料,但面对如此庞大的侦查范围,确实感到无从下手。”

陆文渊也深感郁闷,但他却无法直接解释自己的猜测。

尽管陆文渊多次尝试将话题引向这条线索,黄韬光却仍觉得这是大海捞针,几乎毫无希望。他深知,若要一寸一寸地沿着付诚的足迹追查下去,所需的人力物力将是惊人的天文数字,这显然不切实际。

见提醒无果,陆文渊最终选择了放弃,转而向黄韬光请教更多关于情报特工的知识。黄韬光对此十分热情,事无巨细地为他解答,两人相谈甚欢,陆文渊收获颇丰。

告别黄韬光后,陆文渊匆匆赶回了自己的住所。这个住处是他几天前刚租下的,离军情处很近,方便他日常的工作和行动。昨夜,他一宿未眠,忙于挖掘工作,即便年轻体壮,此刻也感到些许疲惫。于是,他决定好好休息一下,以恢复体力。

在离家门口还有一段距离时,陆文渊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身影正蹲坐在门前。他仔细辨认后,惊讶地发现那竟是巡警小队长刘大同。

只见刘大同也在四处张望,似乎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当看到陆文渊走近时,他立刻迎上前来,脸上堆满了笑容:“陆长官,您可算是回来了,我在这等您很久了。”

原来,之前陆文渊曾给刘大同留下了联系的地址,让他尽快将审问人贩子的口供交给自己。而自昨天早晨出门后,陆文渊便一直未归,因此也不知道刘大同究竟在此等待了多久。

陆文渊略带歉意地说道:“军务繁忙,这两天我都未能归家。你此次前来,是不是那两个人贩子已经交代了些什么?”说完,他走上前打开房门,邀请刘大同进屋详谈。

刘大同稍显拘谨地跟随其后进入屋内,脸上堆满笑容道:“那两个犯人实在不经打,还没用上大刑,一顿皮鞭下去就什么都招了。我一拿到口供,便立刻赶来向您汇报。”

警察局里对付这类犯人的手段确实不少,想要从他们口中得知真相,通常并不需要花费太多功夫。

“小婉是在哪里被拐卖的?”陆文渊问道,同时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刘大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