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月,乡间小路崎岖不平,一颠一颠的,他坐在自行车后座,手里摆弄着一根狗尾巴草,那天的阳光很刺眼,他眯着眼睛看太阳,想要看清太阳的形状。
他的母亲一身粉色的西装,穿着黑色的皮鞋,头上还带着一朵红色的绢花,对他说道:“一会儿,见了人要有礼貌,喊叔叔。”
他将目光落在母亲的背上,母亲的背纤细挺拔:“妈,别人都说,以后你和那位叔叔有了孩子,就不疼我了,你会这样吗?”
母亲沉默了,良久,她吐出一句话:“以后你就是大孩子了,要听话。”
他当时没懂母亲的意思,很久很久以后,他才懂母亲的话外音。
母亲在那时就已经放弃了他,或者说,母亲也在努力的融入新家庭。
他的亲生父亲,因为一时冲动,误伤他人,被判入狱,她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半大的男孩总要想法子活下去,他们的那个时代,吃饱都是一种奢求。
隔壁村子的一个光棍,愿意用二十斤的粮食娶他娘,他娘考虑了半个月,最后选择答应了。
那个年代,领结婚证都是新鲜事儿,一个妇女带着半大的男孩儿守活寡更是新鲜事儿。
后来,媒人又给送来二十块钱,算是彩礼,女人扯了一块布,给自己做了一身新衣服,有将儿子打扮的体体面面的,两人骑着自行车,离开了生活已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