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白书院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骑墙的吴三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之地,此时似是只有先让朱常武满意,先抓紧了兵权才是王道。

“好,我也是这样想的,哈哈哈。”眼见方光琛很支持自己,吴三桂也变得十分高兴。这足有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对了,将军,这里有一封信,是您的舅舅祖大寿写来劝降信。”方光琛想到了什么,这就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递到了吴三桂的面前。

当着方光琛的面,吴三桂将信打开,待仔细看过之后就摇了摇头道:“清军实在是没有诚意,只说可以封我为大将军,但实际上却没有给予任何的好处呀。”

“是呀,信我也看过了,那个多尔衮诚意不足,我看不需要理会他们。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把这封信派人送到京师,送到朱常武的手中。”方光琛同样点了点头,在这件事情他与吴三桂的意见又是一致的。

“送给朱常武?”吴三桂闻言眼中的精光是越来越盛,最后点头道:“不错,就这样办,哈哈哈。”

他现在正愁如何的让朱常武对自己另眼相看呢。

清军来攻关,倒是他的表现机会。只是显然并不可能。

已经不知道在山海关前吃了多少次亏的清军,除非是做好了万全准备,不然又岂会随意行攻关之举?

武将不能打仗,又怎么能更好的证明自己的作用所在?

没有仗打,现在有一封劝降自己的书信送到朱常武手中,又何尝不是一种表现呢。想必看到此信之后,大将军应该就会看到自己的忠诚和他对大明忠贞之心,那在短时间内应该不会为难自己。

只是用一封书信就可以拉近自己与朱常武的关系,这样毫不费力的事情,吴三桂怎么可能会不做?

至于真这样做了,清军知晓后会不会怪罪自己,吴三桂更是毫不担心。倘若有一天,自己真的走投无路,想要投降清军的话,对方高兴还来不及,又岂会因为现在的一封书信而为难自己?

“这样,我马上就派人把书信送往京师。”吴三桂呵呵地笑着,做出了决定。

......

大明京师。

多绽纺纱车足足两千台由户部发放到了百姓手中,同时签订的还有供货合同。

百姓不用担心纺出来的纱没有人去收,但同时他们纺出来的纱也只能供给户部。

无数的历史经验早已经证明,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尤其是这个操·蛋的时代,大明的商人也都是各怀鬼胎。倘若一旦让他们掌握了太多的权力,回头拿捏朝廷的事情,他们可是真的敢去做。

朱常武要的,不是别人来拿捏自己,而是自己去拿捏别人。

自己这里有肉,别人等着来分,总好过自己向别人开口要肉的强。

多绽纺纱车的出现,至少让京师中两千户百姓受益,延伸到人口的话,那就至少是一万人生活有了着落。虽然对于一个有着两百多万人口的大城池而言,一万人的生活变好了,并不能改变大势,但迈出这一步了总比什么都不做的要强。

再说,除此之外,现在京师明军有了七万人,朱常武都给了不错的工资,就以一人当兵可以养活一家五口为例,这又是满足了三十几万人的吃饭问题。

跟着水泥和马车的出现,还需要不少配套的劳力,那个时候人人有活干了,人人有饭吃,还怕他们会不支持大明,会造反吗?

“老张,之前让你想办法从京师四周购买粮食,进展如何了?”大明研究院中,朱常武叫来了张奡。

“公子,已经有不少的粮商正在向大明调粮,尤其是我们给出的粮价远高于市场的二成,他们都很满意,他们还生怕我们会不收了,他们就赚不到钱了呢。”张奡乐呵呵的回答着。但同时心中也有担忧,他实在弄不明白,为何公子要收粮,且还高于现在的市场价,这样做,不就是在做亏本的买卖吗?

“好,和他们都签好合同,价格和数量都要写清楚了。可以告诉他们,以后粮价就按这个来,谁若是敢玩猫腻,或是谁敢私自在京师之内卖粮,那就不要怪我对他们不客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