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白书院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90 章 考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焦清派人去钟粹宫请亦安,亦安只当圣人有旁的事,便跟着来传她的内监赶往太极宫。

田顺义还宽慰亦安,“不是什么大事,尚书不必着急。”亦安的步履比平日要快上两分,所以田顺义才这样说道。

等亦安到太极宫后,才知道确实不是什么大事,她姨娘的亲爹没了而已。

亦安对吴秀才本就没什么感情,乍闻他的死讯,面上神色都没有丝毫变化。

旋即亦安反应过来,圣人特意告知此事,她一点儿伤心的意思都没有,是不是不太好?甭管亦安怎么看吴秀才,他毕竟是吴姨娘亲爹,在这个孝字当头的古代,还是要有所表示的。

片刻间,亦安硬挤出一抹悲色,让一旁关注着她的焦清看了个正着。亦安神色转换地再快,也瞒不过这位在御前侍奉四十年之久的老人。不过正巧焦清对吴秀才也无甚好感,所以对亦安的反应权当没看见。

圣人当然不仅仅为了通知亦安这一件事,毕竟是亲爹死了,圣人的意思是让亦安回去陪陪吴姨娘,权当守孝。

当然,吴姨娘作为被吴秀才卖出去的女儿,按理说和生父血缘已绝,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她是不必为吴秀才守孝的。而作为吴姨娘的女儿,亦安更是没有替吴秀才守孝的道理。她明面儿上的外祖是陆太傅,要守孝也该是为陆太傅守。

扯远了,亦安明白圣人的意思,是让她回家休息一段时间,这段日子不必在御前侍奉。

若是旁人说这话,未免有些小题大做,可这话是圣人说的,就不能不认真对待了。

亦安应声后道,“臣这便将两位殿下的功课备好,随后归家。”是的,现在亦安的学生不止郡主一人,还加上了她年将六岁的弟弟,现在正是开蒙的年纪。

焦清心里暗道吴秀才死得晦气,连殿下的功课都耽误了。

这两位的功课都是圣人亲自看过的,郡主和那位殿下每日描摹的字帖,是亦安亲手写就,虽不像名家法帖那样名传四方,但圣人是赞过的。

风骨内藏,不显锋锐,却又有一股心气儿在。

圣人私下里也道过,便是在翰林院里去寻,也不定能找出比亦安更适合给曾孙开蒙的人。难得的是亦安既有这个耐心,又肯纠正错缪,并不一味顺着两个孩子。

天潢贵胄嘛,只要不是睁眼的瞎子,得过且过也就是了。

可圣人显然不是这样想的,他既对曾孙怀有期望,不愿意他像个寻常宗室一样是个草包,没有内秀可言。可圣人也怕这孩子肩上的担子太重,落得和文惠一样的结局。

圣人这些年的阅历,足够他看出来亦安是真心地在教两个孩子,并不是应付差事了事。亲手写就的字帖,每一篇经义都是特地准备的。

也正是因为亦安的用心,所以圣人格外抬举她,以及亦安身后的白家人。亦或者说,因为亦安,圣人把压着没给白阁老的待遇,终于给补上了。

圣人微微颔首,这时候田顺义来报,礼部范

侍郎到了。范成俊的奏疏一递上来,圣人一面去让人传亦安,一面派人去召见范成俊。算着时间,两人正是脚前脚后的关系。

亦安便先退下,先去为自己的两个学生准备功课。圣人召见范侍郎,若有机密事,亦安等人还是要避让的。

亦安前脚走,范侍郎后脚就进殿了。

范侍郎面上看不出来什么,实际上心里已经在淌汗了。甭管吴秀才有没有真才实学,他是圣人点了名让过的,现在人突然一下子没了,这让他到什么地方说理去?!

虽然范侍郎有逢迎君心的意思在,但他人又不傻,知道这个平平无奇的吴秀才必然有特殊之处,不然圣人犯不上过问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范侍郎看过吴秀才的卷子,通篇的腐儒味道。便是圣人破格提拔,也绝不会用这样的人。如若不然,又怎么会只是堪堪挂榜,早就高中了。

此人必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现在人已经死了,范侍郎只能认栽。本想着逢迎君上,没想到把事情搞砸了,范侍郎心内后悔。

圣人也没和范侍郎打哑谜,直接道,吴秀才此人乃是内尚书亦安生母之生父。按制,内尚书该守制多久?

这个关系让范侍郎头一下没反应过来,旋即便想到,如今在宫里任内尚书的,可不就是白次辅的孙女!这位不是陆氏亲生,却很得圣人看重。

范侍郎压根儿没把这件事往科举舞弊上想。怎么着?为这事弹劾内尚书,那圣人不就成此案帮凶了?!这件事根本不能往圣人身上扯!范侍郎冷汗差点儿下来了。

再者圣人问的是内尚书要守制多久,根本不关心吴秀才身后事。

可问题是,这位生母就是妾室,连她自己都不必按制守孝,遑论再远一层的亦安呢?

范侍郎心里把圣人的话咂摸过一回,心想圣人这是必要他说出个时限来。不然召他进宫又是为何?范成俊本就是礼部右侍郎,又是经手这件事的人,让他拿出个章程来,是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