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听寒与林若溪,见外面的山火已经熄灭了,等温度也恢复正常后,便趁着夜色,悄悄回到了墨羽军大营。
两人这一露面,立刻是整个军营都沸腾起来,有些将士甚至都痛哭流涕起来。他们虽然一直不想接受,王爷王妃已经遭遇不幸的消息。
但是见过那场山火的人,内心都跟明镜似滴。那样的火势,任谁深陷其中,都绝对无法生还。除非出现奇迹。
没想到,奇迹就真的出现了。虽然王爷没打算告诉他们,这十几天,二人是如何毫发无伤,且衣不染尘的度过的。但是那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王爷王妃都平安无事。
魏听寒不仅没有打算隐瞒此事,而且第二日还直接出现在大夏早朝上。这可把做贼心虚的皇上给吓坏了。赶紧赏赐了无数珠宝首饰,金银布匹。
魏听寒自然不与他客气,手下这些东西后,就提出要带着墨羽军,回自己封地的事。为大夏驻守边关。
皇上知道,他一旦放魏听寒出京,便是放虎归山。他将再也没有取魏听寒性命的机会。但是如今这头猛虎,整日枕戈待旦的卧在他身旁,更让他难以安心。
而且,此次他设计杀害魏听寒的事,羿亲王魏听寒早就心知肚明。如今没有挑明,自己这皇帝还能多做几日,如果魏听寒真的不管不顾的,找他报复回来。那可不是自己能够吃得消的。
最后,皇上在内心几经挣扎后。决定还是同意他回封地定居的请求。只是这封地的位置要稍微调整一下。
要从南往北调整一下。而且封地的面积还比之前大了一倍有余。不动地质的人若是听了,还以为皇上这时对羿亲王十分厚爱呢。可是众朝臣哪一个不是人精,一听便知其中的奥妙。
原本先皇给羿亲王留的封地,位置因为比较靠南的关系,所以气候暖和土地肥沃。光每年交上来的税银,就能顶其他所有州县加在一起的还多。由此也可窥见先皇对羿亲王的偏爱了。
而皇帝要给羿亲王调整的地方,虽然也包含魏氏祖地,但是这一调整不要紧,看似只是偏了那么点。却从原来的富庶之地,变成了北方那片非常贫瘠的土地。
皇帝还美其名曰,那里能更好的抵御漠北蛮夷。既然羿亲王此去,是为了替大夏守好边关。自然会常起战乱之地。这才更能显示羿亲王的忠君爱国之心。
朝下众朝臣都心知肚明,皇上与羿亲王双方水火不容,且博弈很久了。皇上自然不会让羿亲王太舒服。
而且这么一定忠君爱国的脑子扣下来,羿亲王认了,便是一个天大的哑巴亏。如果不认,那羿亲王的名声也算毁了。世人都会道羿亲王只是想佣兵自众,并不是真心要为大夏守疆土。
正在大家都觉得,起码羿亲王会再拉锯一下的时候,羿亲王却一口答应下来,完全没有半分犹豫不说,还一副甚是满意的样子。
这一下就连皇上和晏枭都懵了,他们完全不明白羿亲王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只是直觉实情没那么简单。
但是此时就是再有疑虑也不能反悔了,地方是皇上自己开口定的,总不能见人答应的快,便又反悔了吧。
如此出尔反尔,就是皇帝也会受人非议的。所以到最后,竟然变成了羿亲王十分称心,而皇上捏着鼻子认了。
晏枭皱眉看着羿亲王的神情,心中担心的确实林若溪。那北方乃穷山恶水之地,民众大多不开教化,故民风彪悍匪患猖獗,不好治理。
而且地广人稀冬季奇长,每年十二个月份,有七个月是数九寒天,只有五个月可以种植一茬庄稼。
当地就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所以每年都欠着朝廷的税银交不上来。羿亲王就这样应下了这块封地。
他们一群糙惯了的军汉自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林若溪那样身娇体弱的姑娘,如何受得了那样的苦寒之地。
而且那片地区与漠北全境接壤,场面战火不断,就是没有战事的时候,挨着漠北的边城,也是常有漠北匪患出没,那里的百姓就连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简直就是恶劣至极的地方。
还有此去的路上,山高水远,光行进就需要三月有余,这奔波之苦就不是常人能忍受的。
更重要的是,晏枭刚得知林若溪平安无事的消息,还没来得及与她好好聚一聚,她便要随着羿亲王远赴极北之地了。以后注定是聚少离多了。
想到这,晏枭微垂下眼睫,遮挡住眸中掩饰不住的愤恨。他即使再不满,也没有任何立场去阻止和挽留不是吗?
羿亲王将皇上及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自己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却不知自己是怎么打算的。
如果是换了别人去那片封地,自然是要被气候,土地,人口等问题制约。想要发展壮大更是不太可能。更何况从此以后,还突然多了二十万军队的吃喝用度。
皇帝这时想将自己与墨羽军,困死在哪块地方。是想让自己,渐渐因为支应不起军队将士开销,而陷入困境。最好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