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白书院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43 章 长史(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他收回了信陵君的上将军印。

信陵君早就知道魏王猜忌自己,心中悲苦,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归府之后,便不再过问政事,每日只知喝酒循欢,沉溺酒色。

而魏无恙这个魏国新任公子,在魏宫内,也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

嬴政继位典礼后,下到黔首庶民,上到王公贵族,秦国整体都维持着一股欢快兴奋的气息,久久不散。

虽然之前魏国合纵让秦军打了一次败仗,但蒙老将军复盘之后,很快卷土重来,击取晋阳。

而那天从空中降下来的种子也被朝臣们仔细收集起来,装到容器里,不敢有丝毫遗漏。

金黄色的种子容量多达五十升,黑色带有棉絮的种子稍少一些,才只有一升,惊喜过后,朝臣们却开始犯难了。

之前从未有人听过见过这些种子,根本不知道这些应该几月种植,几月除草,需要什么土质,有什么种植要求,简直就是一头雾水,甚至就连到底能长出何种东西都不知道。

什么都弄不明白,大家感觉到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商讨半晌,他们想出了一个注意,那就是将这两份种子交给姜珂来种植。

一来,她那里有全天下最会种地的农家之人,二来,之前的大蒜和番薯,这两种罕见的作物也都是姜珂种植的,她肯定早就种出经验了。

姜珂: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都是怕自己种不出来作物,大王罚你们,天下笑话你们,想把这份压力转移到我身上。

但她还是将这份烫手的山芋给接下来了。

而且言语之间还非常真诚,说自己为了苍生,为了秦国,为了大王,愿意每天夙夜不怠,戴月披星地劳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朝臣们第一次感受到算计到老实人身上的愧疚,而且还是那种一心为国为大家的老实人。

就……怪难受的。

不过说来也巧,姜珂将这两份种子运回家的第二天,就在沣水河畔捡到了一份竹简。

大家研究过后,很快确定这是有关两种作物的“种植说明书”。

群臣:……这是什么逆天运气?

吕不韦在秦庭中舌战群雄,辅佐国政的时候,姜珂在……种田。

吕不韦出兵把六国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姜珂在种田。

任凭外面风起云涌,斗得腥风血雨,沉淀了三年的姜珂依旧守着自己的百亩良田,继续沉淀。

数月后,作物丰收了,她终于完成沉淀。

依旧像前年收获番薯那样,秦王亲临,百官毕至,只不过这次没有黔首围在外田中间。

这第一种植物名为玉米,植株很高,扒开深秋枯黄的叶片,露出里面一个个棒槌似的果实,果粒一粒挨着一粒,金黄饱满,沉甸甸的,熟透的玉米在田地里散发着一种香气,光看这颜色就能想象到味道会有多么好吃。

至少会和梁米一样美味。

和粟米不同,玉米的皮很好扒开,十分方便,烹饪也简单,庖人将收获好的玉米或是放到水中烹煮,或是放到火坑里炙烤,不到一刻钟,新鲜出炉的玉米就分发到分发到每人面前了。

太仓令拿起玉米吃了一口,汁水充沛,软糯香甜。

好吃!

他很快吃完了一小段玉米,嘴里还在回味刚才那种糯糯的味道,其他朝臣也都如他这般。

有些人甚至连玉米芯都一起吃掉了,看得姜珂目瞪口呆,心中感叹,这人牙口可真不错,啥都能啃动。

很快有人将玉米产量统计了出来,纯玉米粒的产量为平均亩产一千五百斤!虽然不及番薯的四千斤产量,但相对于现在粟米亩产一百二十斤的数量来说,高了十二倍不止。

而且除此之外,玉米芯,玉米叶这些东西还可以用来沤肥,喂食家畜,甚至还有一位太史研究出了用玉米芯浆洗衣物的好主意。

至于另一种作物,很神奇的是,它的种子虽然是黑色的,可结出的果实确是一片纯白,像云朵一样洁白柔软。

没错,就是棉花。

姜珂说

要让黔首们衣食不愁,就一定会让黔首们衣食不愁的。

残阳如火,映照在白色的棉地中,美丽的仿佛仙境一般,这种独特的意境,使几位博士们当场诗兴大发,做了好几首赋。

可他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这棉花模样虽美,味道却不美,干涩无味,比麻饭还要难吃,堵在喉咙处,连吞咽都感到困难。而且这东西重量太清,根本无法饱腹。

就在他们陷入纠结中时,姜珂才假装从研究中回神,好整以暇道:“啊,你们把它给吃了啊?可棉花是用来制作衣服,保暖用的啊,根本不能食用。”

朝臣:……

朝臣想抱怨几句,却发现自己根本就无话可说,庖人只是将这东西递到大家面前,可从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