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我发现在很多记载当中,万历帝虽然嘴上喊着要立朱常洵为太子,但是他却缺少实际行动,或者说是近乎没有!
如果他真的想立朱常洵为太子的话,至少要下旨尝试一下的吧?哪怕旨意被封驳回来也是一种尝试。可是这种尝试都没有,他只是坐在那里大喊:“朕要立朱常洵为太子!”
而作为万历帝对立面的文官集团则非常坚决抵制这种行为,而且态度整齐划一!每次反对的时候似乎是有着一个统一的中心在指挥!
所以这就让我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嘉靖皇帝!他利用濮仪之争,非常漂亮的分化了文官集团,在文官集团内部造成了对立和分裂!继而又培养了严嵩父子,通过严氏父子彻底掌握了朝政!在以后的日子里,即使是他在深宫里面修炼之余都没让朝政脱出自己的把握!
所以万历帝会不会也是想效仿嘉靖皇帝,用立太子的事情在文官集团之中制造对立和分化,从而达到掌握实权的目的?我认为这是很有可能的!
还有,再看整个改立太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真正出力的大约只有郑贵妃一个人了,万历帝始终没有出手过!比如说大名鼎鼎的梃击案,整个过程当中只有郑贵妃一个人在上蹿下跳,万历帝本人一点儿作用都没起。
如果万历帝真的有心立朱常洵为太子的话,那么在这件事情上只要他暗中协助一下,结果绝对不一样!
或许有人说有句话叫做虎毒不食子,也许万历帝不想杀死自己的亲儿子。这一点我也是承认的,但是在皇位这个问题上,不是虎毒不食子能够解释得了的!因为还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那就是让朱常洛长期生病,或者肢体不全。
长期生病不用说了,只要御医下点毒就做得到。或者只要让他受到重创,身体出现某些不可逆的残疾,他就很难登上皇位。因为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过肢体残缺者登上大宝之位!
再看文官集团那里,他们在立太子的事情上表现出了坚决和统一的态度,那就是一定要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按照正常来说,在这种大事方面总会有投机者出现的。历史上绝对不乏这样的例子!可是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所有大臣如此的态度统一?是他们所有人觉悟都这么高吗?
我认为不太可能!一定是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在指挥着他们,所以才让一个遍布大明上下,人数众多,利益需求多样的集团保持一个统一的对外口径。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个大文官集团的某些人明确发现了万历帝企图分裂文官的想法,所以他们借助立太子这件事情上表明态度:那就是我们文官集团是统一的,是不可分裂的!
当然,这其中也肯定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朱常洛自幼不受万历帝喜爱,所以在宫中孤立无援。如果他登上帝位的话,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文官!这才能部分解释文官集团为什么行动如此统一的原因!
当然了,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猜想。但是为了整部书还是觉得选择万历帝坚决想立朱常洵为太子这个方向。所以以上的个人猜想诸位看看一笑便可!
万历帝慢慢的思考了一段时间后决定试探一下。于是他破天荒的出现在了早朝之上!
看到万历帝上朝时百官们也很是惊讶!王锡爵脸上还出现了微微皱眉的表情!皱眉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万历帝!谁都知道一个很长时间不出现的人,一旦突然出现了,那肯定是有要紧事!而被皇帝觉得是要紧事的事情肯定都不是一般事情!所以不少官员已经在心里暗自提高了警惕!
可是事情却没按照他们想的方向发展,万历帝不仅没有提出问题,反而比较积极的听取了议事并给出意见,一切都有条不紊的缓缓推进。
而这个小朝会上其实也没有太多要讨论的东西,所以不到半个时辰,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需要众人商议的事情也都得出了结果,所以百官们都沉默下来,等着万历帝发话!
果然等万历帝看见没有大臣发言了,他就坐好说道:“刚好今日朕有个事情想同诸位商议一下,那个那就是关于立太子的事情!”
百官们听到这话心里就是一紧!因为自古以来立储就没有不出事情的,就是出几个全家死光的倒霉鬼都不稀奇!这可是关乎皇帝和百官们利益的事情,绝对轻忽不得!
而且万历帝迟迟没有立太子,让百官们已经很不满意了!你皇帝都不立太子,怎么好让我们去下注啊?所以这次万历帝提起立太子的事情,不少人脸上甚至露出了喜色!
但是在内阁的几个人听来,这就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因为他们早就商议过,觉得万历帝过于宠爱郑贵妃,那么爱屋及乌,他会不会立朱常洵为太子?结果他们的讨论是你这非常有可能!
虽然说立太子是天家的私事,但这可是牵制皇帝的好机会,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所以王锡爵同几个阁老闪电般的交换了眼神之后大步出班,抢在所有人前面跪地对万历帝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立下国本乃是国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