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新蜀州后,朱清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战后建设。特诺奇提特兰城带回来的那五万劳动力,被安置在了新蜀州周边的数十个临时营地之中。这些临时营地以后将成为新蜀州的卫星城镇。这些劳力将先设屯垦点,接下来则分别从事种植、伐木、采矿、修路、筑堡等工作。至于造船、冶炼等技术含量的工作,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成为探险队员的助手。
这五万人的管理,虽然繁琐但也并不困难。阿兹特克人极其信奉神明,对于神使的命令执行非常坚决,根本不需要监工,更不担心他们叛乱。如果没有血腥的人殉祭祀制度,阿兹特克人其实十分善良温顺,又吃苦耐劳,是优秀的建设者。他们的农业耕种技术十分先进,加之地峡一带光热资源丰富,盛产粮食作物,加之又有许多热带果类,故并不存在缺粮问题。
为了巩固治理效果,朱清又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军事上,为了防止叛乱和内部争斗,他从各部落抽调了精壮武士,组成了一支千人的常备军。这支军队除了配备黑曜石武器外,还配备了少量的铁制刀矛,再加上严格的训练,其战力远超美洲虎和雄鹰战士。除此之外,战时新蜀州还可以征调各部落的土著士兵,以荡平敌对势力。
从政治上,新蜀州也赋于了各部族极大的自治权,还定期召集部族酋长议事,成立部族联盟会议。各部族之间发生矛盾,在自行协商不成的情况下,提交联盟会议进行裁决。除此之外,朱清还鼓励与各部族进行联姻,他自己便娶了最大部族的酋长女儿为妻。在他的带头示范下,其不少下属也娶了各部族酋长或长老之女。话说朱清虽然是个大老粗,却无师自通掌握了汉唐“和亲”的精髓,知道血缘能有效粘合政治关系。
在经济方面,朱清充分利用了铁器。铁制武器和农具比土著部落的石制刀斧和农具实在优越太多,被各个部族视为“神器”。只是探险队的铁器并不富余,根本满足不了热切的需求。为了拉拢亲善部族,也因为售卖铁器实在是暴利,朱清咬牙匀出了少量的工具和刀枪进行售卖,换得了大量的粮食、棉布和金银。除此之外,朱清又派人寻找铁矿,开始大规模土法炼铁,以争取生产更多的铁器。
在文化方面,随军的幕僚根椐“车同轨、书同文”精神,提出了从语言和文字着手的建议,朱清深以为然。阿兹特克帝国并没有文字,内有大小部落上千个,语言也有几百种,相互之间也往往鸡同鸭讲。只有汉语言和文字,才能成为通用语言和各部族的粘合剂。为此,朱清下令各部族选送聪明伶俐的青年到新蜀州,分批学习汉语和文字。他们学成之后,一部分留下协助管理,一部分成为各部落学习汉语的教师。
做完这一切之后,朱清便考虑派人返回流求之事。虽然流求派出的探险船队为数不少,但由于季风、洋流和风暴等因素,不少船只并没能如期抵达地峡。实际上,自从余福从新大陆返航,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和财富之后,不少探险船队对地峡的兴趣便下降了不少。眼下地峡北方的野牛大陆和南方的羊驼大陆才是探索的重点,甚至有探险队放弃了新大陆,转而前往南洋更南方,去探索欧阳轩草图上的袋鼠大陆。
朱清命人将两只状态最好的大船拖上岸进行修理,在修缮完毕后启程返回流求。除了清除船底的藤壶,更换船蛆蛀空的木头外,还要对船帆和船体破损部位进行修理。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海图,沿线也配套了补给点,但回到流求海上行程有上万里。准备的越充分,应对就越有底气。探险队的其余船只,在经过滔天恶浪之后,已不适合长途远航。况且新蜀州的发展和保卫,也需要大型船只,不宜全部返回。
三个月后,返回流求的船只启航了。两船除了操船的水手外,还有几十名土著,其中还包括阿兹特克贵族和几个部族的酋长。随船的物资则是新大陆的各种特产,特别农作物。随船的金银只有数万两,只占探险队所获金银的很小一部分。事实上,特诺奇提特兰城之战中缴获的黄金、白银和宝石数量众多,加上贸易所得的金银,足足堆满了新蜀州的几间库房。朱清之所以没有将这些金银运回流求,一方面是船舱有限的容量要优先装载食物、淡水、药品等必须物资。另一方面也是怕路途上不安全。
朱清没有带队返回流求,而是让人带回了一封长信。在信中,他详细介绍了探险队的经历,又向余柱提出了四个请求。第一个请求就是派船队来运输金银。这些财富实在太大,实在经不起损失。海上的风浪等意外是一方面,也会因消息走漏引起亡命之徒的铤而走险,进而在半途进行截杀。霹雳军的抗蒙事业对资金需求十分大,需要尽快运回。
第二个请求是派来工匠、教师、医生等技术人员。当下新蜀州最需要的是炼铁和工具、武器制作的人才。只要有了铁制的工具,必将促进生产效率呈几何级数增长。虽然新大陆人口因疫病的原因在下降,但其庞大的劳动力数量,将会促进各项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教师和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朱清要求至少要各派五十名。
朱清的第三个请求是派来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