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白书院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三零二章 胜(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看一眼兴高采烈分锅的族人,察罕撇撇嘴道:“谁稀罕似的。”

“不稀罕就算了。”观童笑道。

“来都来了,你就说说吧。”察罕便道。

“好吧,那我就姑且一说,你姑且一听。”观童点头道:“王爷准备委任你为开平卫指挥使,正三品世袭罔替。咱们所有的族人也都安排在开平卫。”

“嘶…”察罕闻言吸口冷气,他倒不稀罕区区一个指挥使,但那位明朝王爷分明是要让他提前继承家业呀。这实在是一个四十岁男人,无法抵挡的诱惑。

不过他还没完全昏头,问道:“那我父王呢?”

“呵呵,太尉另有安排。”观童淡淡道:“像太尉这样的大人物,跟大明皇帝还是旧识,当然要入朝拜见皇上后,再做安排了。”

说着他笑笑道:“说不定皇上一高兴,就把他留在身边了呢?”

“但愿如…哦不,我父王老了,能到江南颐养天年,也是一种福气。”蒙古人不会拐弯抹角,察罕毫不掩饰对抢班夺权的渴望。

“嗯,大台吉真是孝子啊。”观童看察罕一眼,他太了解这位大台吉了,沉迷酒色,志大才疏,自私自利,无情无义。

所以只要把诱饵抛下去,他一定会死死咬钩的。

“那当然了。”察罕笑笑,得寸进尺道:“那别的部落呢,他们安置在哪里?由谁管理?”

“当然是各过各的日子了。”观童答道:“既然归顺了,就得按照大明的规矩来。换了谁当皇帝,也不能放心你手下有十几个部落,几十万人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理是这个理。”察罕满脸肉痛道:“可是我们真有十几个部落、几十万人。归降之后,跟下头那些王公一个待遇,这怎么能行?太亏了吧?”

“唉…”观童叹口气道:“问题是那些王公都是撇开太尉,直接向大明投降的。所以在大明看来,他们只是因为朝廷的缘故,才听命于太尉的。并不会把他们看成什么我们的部族。”

“看的还挺准…”察罕郁闷的瞥一眼观童,有这厮给明军出谋划策,他父子的底裤都被看得清清楚楚,想多捞点好处实在太难了。

看他这个反应,观童就知道察罕对北元王廷的位置一无所知。这也正常,纳哈出要是把这一绝密,告诉察罕这个大嘴巴,用不了两天,就人尽皆知了。

于是观童放心施压道:“今天是王爷给的十日之期的最后一天了。必须要天黑前过关,才能原地安置。明天再归降的,就要异地安置了。”

“虽然王爷很看重太尉和大台吉,但王爷的话就是规矩,不可能为你们坏了规矩,不然王爷的权威何在?”观童沉声道:“天不早了,大台吉还是赶紧领着大伙过关吧。先把指挥使落袋为安再说,想要其他的赏赐,就得大台吉再立功劳了。”

“什么意思?”察罕盯着观童。

“现在庆云山里还有最后七个部落,”观童便沉声道:“他们听说了太尉被杀的谣言,全都人心惶惶,有的甚至开始北逃。”

“大台吉赶紧同我追上他们,把他们劝回来,不就是大功一件?”观童这才拿出老六早就准备给察罕的官职道:“只要把这七个部落一个不落都追回来,王爷就举荐你为大宁都司都指挥同知。”

“这还差不多…”察罕咽了下口水,都指挥使肯定是汉人,他想都不用想。所以都指挥同知,实际上就是大宁所有蒙古部落的首领了。

再说,他看到族人们已经整装待发,迫不及待的想去领犒赏了。估计现在要是说个‘不’字,直接就是个众叛亲离的局面。于是终于点头道:“好吧。”

“大台吉有令,过关!”观童马上大声宣布道,根本不给察罕反悔的机会。

在朱桢的钞能力加持下,观童成功安抚住了纳哈出所部,当天就让他们出关归顺了。

然后观童再接再厉,带着察罕前往余下的部落,向他们告知纳哈出归降的消息。其实这么大的事情,不用他说,他们也早就知道了。

老营一夜之间人去营空,瞎子都知道纳哈出跑路了。各部落全都乱了套,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呢。又听说纳哈出被明军杀了,吓得他们纷纷拔营北上。也顾不上什么将来了,先远离危险再说。

这时观童追上他们,告诉他们那都谣言,纳哈出活得好好的,已经领着部族归降大明了。

有察罕这位大台吉作证,由不得他们不信。各部落这才放下心来,停下了北逃的脚步。然后观童一劝降,大部分王公都牢牢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纷纷表示归降。

最后只有那宗王先童和另一个营王失剌巴秃不肯降,嚷嚷着要带着队伍去漠北投奔北元皇帝。

观童怎么劝也没用,于是蓝玉率军追上两部,再次派使者找到二王。但这回不再好言相劝了,使者当着二王的面,折弓矢掷于地。这是按照蒙古人的传统,宣战的意思。

然后二王就老老实实投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