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白书院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7章 姐姐的烦心事(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李栓柱头也没抬的说“农民不种地,又能干啥去呢?种麦子去了肥料,种子,公粮基本就没有了,还不如种点大蒜呢。”

“还能赌一赌大蒜行情,再说,大蒜价格也是一年一个价,万一贵了呢?就能多卖几个钱。”

李伟突然想到上一世,老爸经常念叨的一件事情。2000年,那年大蒜疯了一样的涨钱,从最开始的一毛钱一斤,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涨到了两块多。

那一年,种蒜的,还有早期收蒜的人都挣钱了。

村里的张明华家那一年种了十亩,一口气卖了十万块钱,他给儿子直接在市里,全款买了一套房子。

每次说到这件事情,老爸就是一阵无比惋惜的摇头加叹气。因为他那一年只种了半亩。

2000年蒜你狠。还有几年后的姜你军,逗你玩,向钱葱。上一世李伟也听过很多这种事情。

尤其是2000年的蒜你狠。据说是外国资本,在中国的第一次囤积居奇事件。

因为大蒜属于小宗商品,种植范围很小,所以整个总产量并不太高。又加上,上一年大蒜价格出奇的低。

于是资本就出手了,他们把市场上的部分大蒜存起来,然后再想办法抬高市场价格。

比如虚假宣传大蒜的食疗养生,比如说天灾大量减产绝收,比如造谣说某国要大量进口中国大蒜,等等。

最后再把自己的存货高价出售,从中赚取高额利润。

2000年?那不就是今年吗?

李伟兴奋的问道“爸爸,咱家今年种了多少大蒜?”

王慧娟说,“去年种了三亩,没卖到钱,今年你爸生气了,只种了这半亩。”

李栓柱笑着急说,“今年也贵不了,往年,这个时候,都有量地包地的人找上门了,今年到现在,都没见人来收鲜蒜,你没见这几天张明华的脸天天拉着,他今年种了十亩,哈哈,有他愁的啦。”

李伟一阵惋惜,多好一个发财的机会,竟让老爸错过了。

“孩他爹,你把手里的活放一放,开三轮去刘庄吧。”

“得令,夫人。动,次,打次,咚咚锵…”李栓柱来了一句京腔……。

王慧娟白了李栓柱一眼,“老不正经,孩子在跟前呢。”

李伟捂着眼睛说,“我可什么也没看见啊。”

他说完也跟着哈哈笑了,想不到爸爸竟然也有这么可爱的一面,上一世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等李栓柱离开后,李伟就在地里陪老妈说话。

不到十点,地里的蒜苔就全部拔完了。李伟把蒜苔抱着放进板车上。他前面拉着,王慧娟扶着车帮在后面跟着,母子俩说说笑笑的的往家走去。

路上偶然遇见熟人 ,李伟也是又打招呼,又递烟,看到儿子李伟这么懂礼貌 ,老妈王慧娟的脸上自然也十分开心。

还没走进院子,就听见有人在叽叽喳喳的说话,“爸爸,你把鸡血放了就行,褪鸡的活我来。臭蛋,你跟你外爷爷玩去,别乱跑,一会你大舅来了,看你大舅给你带什么好吃的了。”

李伟一听这说话的动静就知道大姐李燕来了。

“大姐。”李伟又要哭。上一世因为各种不愉快的事情,姐弟俩也很少来往。就连这个外甥结婚的时候,都没有通知李伟。

“哭哭,出去半年,这是怎么了,跟个女人似的,我看臭蛋都比你强。”李燕撸着袖子,正在褪鸡,她对李伟吼道。

李伟知道,大姐的脾气一直都是火辣辣的。不过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大姐待人真诚,眼里更是容不下一粒沙子。

也正因为这样,她和李伟的前妻何侠一直不对付,两人见面就是争吵。

不像二姐,二姐李红和李伟是龙凤胎。脾气那是一个温柔,可惜遇人不淑,找了一个不知道疼人的老公。天天非打即骂,最后两人以离婚收场。

别看大姐李燕嗓门大,还喜欢指派人,偏偏命好,找了个好男人,大姐夫马德刚能吃苦,又顾家,还听话。

两口子的日子,倒也一直过得很好。

李伟看着才二十多岁的大姐,琢磨着,这女人嫁对了,真的就跟重新选择了人生一样,二十多年后的大姐,依然很年轻,很漂亮。

“舅舅。”一个四岁左右的男孩跑到李伟跟前,仰着头,瞪着大眼睛喊他呢。

这就是李伟的外甥马云 注意此马云非彼马云。

李伟抱起他像上一世一样问他,“臭蛋,告诉舅舅将来你要去北大还是去清华读书?”

马云的小名就叫臭蛋。

马云想也没想说,“北大清华我都要去。”

李伟哈哈笑了,这小子果然志向远大,中国的两大名校,他占了三个字。

他将来当真去了北大清鸟,学了两年的计算机,然后就接班跟着他老爸跑了运输。

“臭蛋,舅舅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