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白书院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南都繁会图(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原来这就是当年张老师和陈世仪先生合画的《南都繁会图》观赏作啊,太精美了吧!简直是以假乱真!”

“哎哎,什么以假乱真,张老师是受国家博物馆邀请才画的这幅长卷,又不是专业画假画的。对了,为什么不把真迹拿出来展览?”

“因为这幅图卷是绢本,也就是画在布上的,保存到现在很不容易,损伤非常严重,真迹没法承受展览带来的损耗……你往那边去点,我要仔细看看南市街上那个戴眼镜的文士。”

北京国家博物馆明代展厅内,六名文物修复与鉴定专业的大一学生围着一幅长达3.5米的明代风俗画,叽叽喳喳地讨论个不停。最吸引他们的,是坐在南市街“绣衮”右侧,“兑换金珠”的招子下,那位头戴高冠,身穿直领大襟道袍,正在观看杂耍表演的文士。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和现代别无二致的圆眼镜,让学生们纷纷玩笑这是一位穿越到明朝的现代人。

“大家这么早就到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学生们回头一看,笑道:“张老师下午好!”

28岁的张远山穿着一件藕白色盘扣对襟上衣,步态潇洒地走到自己十年前绘制的这幅观赏作前,指着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那名文士,问道:“谁来说说他的身份?”

学生们顿时哭丧着脸,默默哀叹原来张老师今天让他们到国博馆来不只是为了欣赏明代风俗画,还要顺便上会课。

一位女生迟疑道:“这人……肯定不是平头百姓。”

“为什么?”

“他穿着大袖子道袍,还留着两撇小胡子和山羊须,普通老百姓每天都要种地干活,肯定不会穿这么宽大的常服出街。而且他的这件常服是用鲜艳的琥珀着色的,我记得明朝没有得到功名的普通文士大多身穿圆领青袍,以冷色调为主,只有身负官衔之人才会大大方方地穿着色彩明亮的常服出街。”女生认真地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张远山含笑道:“宽松的道袍的确不方便劳动,但大家不要忘了,道袍是明朝普通老百姓居家常服,并不只是文士阶层以上才可以穿着,而且到了明朝中后期,庶族也不再只穿单一的青色,浓丽明艳的沉香色和酱色,清淡雅致的元色和玉色都是经常可以看见的。”

女生有些气馁,无奈地看了一眼身边的同学,表示自己找不出别的证据来推测身份。一名男生随即道:“他戴着眼镜,说明家境还不错?”

张远山点了点头:“继续。”

男生得了鼓励,略带兴奋地说道:“我查过资料,明代的眼镜叫做‘叆叇’,当时的售价挺高的,好像要三四两吧?差不多是一名屠夫一个月的收入。”

他眉头一皱,似乎想起了什么:“张老师,我看这副眼镜好像就是直接架在鼻梁上的,明末秀才孙云球特别喜欢机械制造和打磨凹凸镜片,经他几番改良,终于做出了平价眼镜,会不会这人戴的眼镜并不贵?”

见他不到一分钟便推翻了自己刚才的猜测,站在一旁的同学们有些无言以对。

张远山笑道:“在孙云球发明头戴式眼镜之前,明代的眼镜是用绫绢串联起来,绑在脑后使用的,价格也比较昂贵。但在《南都繁会图》中,画师并没有具体画出这幅眼镜的使用方式。不过,最关键的一点是,孙云球和这幅画的成画时间相差了几乎一个世纪,所以此人所戴的眼镜一定价格不菲。”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张远山见他们只是频频点头,一句话都不说,心里明白他们再也做不出别的推测。他指着画中人的帽子:“判断此人的身份,重点是他头上的这顶帽子,也就是‘冠’。”

学生们连忙凑近观察,依稀辨认出那是一顶描着金边的黑色冠帽。张远山在腕表上点了两下,一张全息图像出现在众人眼前,果然和画中人所戴的一模一样。

“这叫‘忠靖冠’,在明朝只有官员才有资格佩戴。虽然当时民间有许多被称作‘凌云巾’的仿制品,但作为风俗画的画师,是绝对不会把这些违法行为画进作品里的。当然,如果他觉得普通的饭菜不合胃口,想去大牢里尝尝味道,那怎么画都行。”

听得入神的学生们顿时哈哈大笑。

张远山停顿片刻,很快总结道:“大家做文物鉴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记住,明辨真伪的功夫在细微处,如果出现和时代背景或者人物身份不符合的东西,那么这件作品是伪作的可能性就会很高。好了,今天是让大家来欣赏国宝的,我就不多说了。”

学生们郑重地点点头,认真地继续查看画作上的细节。一名神色慌张的工作人员突然拉着张远山来到一处游客稀少的角落,压低声音道:“张老师,《南都繁会图》上有个人物消失了,就是南市街上那名戴眼镜的文士。”

张远山听得一愣,人物消失了,这怎么可能?一幅500年前就已经完成的古画,就算有人偷盗,也要整幅一起带走才对。

他疑惑地问道:“人物消失是什么意思?你是说《南都繁会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